close
受了傷
有時只想尋求一點點安慰
傾訴後,卻總是得到另一種傷害
朋友K與情人分手時,
他打了電話來,表示著自己心情很糟,想找一個人聊聊
我知道他需要人陪,也只是靜靜地聽著他的話
不時地附和著「我懂」、「所以你想怎麼做?」這類的話語
也在聽到他的想法後,給予一點點的支持:「你很勇敢。」
K說:「有這句話就夠了」
也因為這件事,讓本來不太熟的我們,變得親近許多。
而最近,同事結束了一個短暫的戀愛
他的語氣平靜,卻也顯得受傷。
向友傾訴自己心情的低落,卻換來朋友對於他的戀情批了個註解:「速食愛情」
同事也因此而對這個朋友不願再多說些什麼
心情上的無法同理,再多的安慰,都只是表層的撫平,並無法真正地給予安慰。
我想起了新聞裡,對於蒙受災難者的採訪
總是連珠炮地問著:
「你現在的心情如何?」
「可以告訴我們事情發生的經過嗎?」
「以後有什麼打算?」
「.......」
站在社工的立場來看,這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
強迫受害者再次去想像、回憶、描述那受災的經過
那鏡頭下的畫面,那問句下的動機,是殘忍。
不幸的,同事也遭受到這樣的質問
但當然不會出自於我的口中
「說不定對方等你決定要分手,等很久了....」
「二個人睡在一起,難道不會發生什麼事情嗎?」
「失戀沒有那麼嚴重啦!感不是一切。」
「.........」
不論是否語帶玩笑、或是用著「另類」的關心
即使言者是無心的,但聽在當事人的耳裡,卻又是一刀又一刀
吊詭的是,說著這樣話的人
卻也斷語著同事的朋友並非真心的好朋友
不然他不會說出「速食愛情」這樣的話語
但回過頭來看這樣的對話內容
我有五十步笑百步的感覺
真的只能說「愛之適足以害之」
或許是關心同事的情緒狀態,所以關切那過去和現在的一切
但不恰當的回應方式,卻是再次在人家的傷口上撒鹽。
又因為痛的不是自己,話可以說得痛快,玩笑可以開得無所忌憚
就可以以安慰為名,行傷害之實。
有時候
所有的傷心難過,要的也只是一個情緒上的陪伴。
即使得到「嗯嗯啊啊」的回應也無所謂
要走出黑暗的人究竟是當事者
只是旁觀者如我們,卻會把對方更往黑暗裡推。
我無法完全否認我不會在傷口上撒鹽
那愛不到人的「菜」,就常會得到我的冷言冷語。
我當然知道這會讓他受傷,但也只是點到為止,讓他繼續難過並非我的本意
只是當菜決定了、也放棄了「命」,在話題間提起時,我也不免要再次提醒著他
我們所認清的事實是如此的,別讓自己再陷入無止盡的迴圈裡。
諮商裡,叫這種方法為「面質」
但只適用在雙方已然建立足夠的信任基礎下使用。
我想,這是一種破壞性的安慰,卻非是傷害性的安慰。
「好的老師讓你上天堂,不好的老師讓你住套房。」
在這裡,或許可以這麼改編著
「好的朋友讓你破涕為笑,不好的朋友讓你瀕臨起肖。」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